联系电话:0755-88286331 / 852-3965 3124 (工作日:上午9:00-11:30,下午13:00-17:00) 登录/注册
投研之窗 VOL.1 | 医药行业投研观点



           

精彩观点摘录:

 

△ 知道投资原理,找到榜样,是个人、组织或者团队进步的重要前提。

△ 人性包括感性和理性,投资是反人性中感性的一面。

△ 我把资产管理人比喻成医生看病,要把病看好,同时最好兼顾病人的感受。我们追求绝对回报,同时也得兼顾投资人的感受,减少一些波动。

△ 投资是术与道的结合。从术的角度,《股市真规则》这本书值得反复读;假如上到道的高度的话,我觉得要看《穷查理宝典》  

△ 我们的团队有句“原创”的话:投资人整体期盼牛市,内心深处是有一点不劳而获的想法。

△ 我觉得投资人天天关心宏观问题,对投资有帮助但有时候很危险。

△ 虽然中国GDP增速变慢了,我仍然看到三个大机会。

 

早在疫情暴发之前的2019年12月19日,钟兆民先生就在《红周刊》编辑部做了这期节目,今天才和读者们正式见面。

 

其间,疫情黑天鹅重创A股和全球主要市场,钟兆民管理的基金采取了积极的进攻策略,这个策略是他投资思想的又一次实践。具体收效如何,我们将在时间的长河里保持观察。

 

本期,《红周刊》对话钟兆民,讨论《投资实战中的10大关键问题》。期待这期节目能让投资者们有收获。

 



问题1:股票是买还是卖?


 

提要:这个问题是投资的“世纪之问”。(我们)先说基本结论,哪一个投资人不问这个问题,我觉得这个投资人就走向成功的道路了。

 

◣ 主持人:我们今天主要是围绕投资实战的问题,投资实战10大关键问题来进行一个探讨和交流。第一个问题,这也是世界上(被)问得最多、也是最重要的投资界的“世纪问题”:现在股票到底要怎么办?“怎么办”的问题,您是怎么思考的?

 

◣ 钟兆民:从业20多年了,同行聚会和投资者见面,问得最多的就是“怎么办”这个问题是投资的“世纪之问”。先说基本结论,哪一个投资人不问这个问题了,就走向成功的道路了。

 

但大部分投资人真的不知道,甚至很多的上市公司董事长、控股股东都不知道自己公司值多少钱。理论上一个公司值多少钱取决于你的内在价值的判断。你真知道值多少钱了,大盘短期的涨跌根本不影响一个好企业的长期价值。

 

所以天天问行情,其实短期行情是随机的,猜不到的,长期我们当然对中国的前景是看好的。所以这个问题理论上是无解的。短期是随机的,长期是可分析的。

 



问题2:怎么在大白马上赚钱?


 

提要:不要天天想着抓“黑马”,投资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在白马上赚钱。因为白马就摆在那里,即便你以合理价格买入,并记住“耐心是投资的美德”这句话,伴随时间的推移,你一定能赚到钱的。

 

 

◣ 主持人:第二个问题就是钱的问题,为什么那么多投资者根本就赚不到钱?不仅仅是大多数投资者赚不到钱,在大白马上他也赚不到钱?这两个问题您是怎么来分析的。

 

◣ 钟兆民:我从业20多年,投资有一点像我们中学数学,老师教你“二元一次方程”,你懂原理了,但马上考你50个应用题,你不见得能答满分。假如你去不断的练习、刷题,做了很多练习(家庭作业),再回来考,就会提高了。所以大部分投资人,我接触过很多投资人,加起来五万、十万投资人,他怎么赚钱的,到底赚什么钱,要想明白。

 

做量化有量化的原理,做价值投资的有价值投资原理。假如企业利润不增长,你买得足够便宜,它分红给你,作为股东也是能赚到钱的。假如是买成长型的股票,你买的估值略高一点,因为它利润在增长,价值迟早会反应(到)价格。真正做价值投资的,我奉劝投资人,一定一定要理解“现金流折现”价值投资的这个根本的原理。然后你再去不同行业里应用,比如在消费品行业应用,在医药行业应用,在化工行业应用。原理不懂(的话),你是糊里糊涂赚的钱,也会糊里糊涂地亏掉。

 

我再补充一点,就是对一般投资人,甚至大部分投资者,先要在白马上赚到钱。因为谁都想(抓)黑马,但是白马是摆在那里的,信息很透明,治理很规范,这样的股票你赚不到钱,甚至赚不到大钱的话,你一定是在方法和逻辑上要去完善的。比如说你合理的价格买白马,(收益)肯定没来得那么快,但你持股时间足够长,这个公司一直在发展。比如说公司治理结构很好,战略很好,经营管理层很努力,利润还在增长,那随着时间的推移(你)一定是能赚到钱的。

 

所以虽然说“耐心是投资的美德”,实际上耐心的后面,你要彻底理解这个(投资)原理。我们说过一句话,为什么年轻的妈妈怀孕以后,为什么耐心等十个月才生小孩呢?这是生理规律。她为什么不急功近利让小孩早一点出生呢?也不想小孩晚点出生呢?

 

短期是随机的,长期是有规律的,一定要理解投资的规律,那么你的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是在增长了。

 



问题3:现金流折现是咋回事?


 

提要:现金流折现原理理解起来不难,本质上是追求模糊的正确。同样的原理,应用在不同的市场可能会有完全相反的结果。要在自己熟悉的市场,使用这个方法。

 

◣ 主持人:这也涉及到我们第三个核心问题,现金流折现这个问题。


◣ 钟兆民: 比如说我和你有一个餐厅,(假设准备在)经营5年以后把它卖掉,这五年每年分得的利润,先不考虑税收问题,每年赚的利润分给我们,今年的利润是今年的利润,明年的利润(算在今天的话)就要除以折现率。因为同样100万,我存银行都有一个利息,明年的利润除以一个风险收益率,比如(使用)长期国债利率,当作参考指标。我买长期国债至少有几个点的收益嘛。(假设我们计划)5年后把这个餐厅卖掉,比如(预计能)卖1000万,(那么这个餐厅在今天值多少钱?)把(每年利润和预计卖出价格)都折现回来(到现在)加总。(1+折现率的五次方)这个方法非常简单,而且是通用的,全球通用的一个算(企业)价值的原理。

 



  

原理很简单,难在哪里呢?因为企业未来的增长是有很多影响因素的,比如中美贸易摩擦了,外部经济有变化了,国家宏观经济有变化了,企业面对内部变化和外部的变化等,未来增长的确定性你越了解就越接近一个模糊的正确。折现率就取决于你认为这个公司,假如认为风险大折现率就(高一些),折现率就是现金流的风险函数。

 

所以这个原理是全球通用的,关键在应用。比如安东尼·波顿(Anthony Bolton),号称“欧洲的巴菲特之一”来香港做投资,为什么做不好呢?因为他对(香港)的经济他不了解。价值投资的原理他肯定是懂,但这个市场不懂。所以说,我们在本土市场做投资有我们的优势,就是比较熟悉。

 

◣ 主持人:但这个折现率的问题,比如您刚才说道,如果我们用未来5年的国债收益率做对比(参照),但我们的国债收益率也是变动的,5年期国债在调低,那么我们的风险函数或者说那个r(折现率)是不是也自动下调一些?

 

◣ 钟兆民:对,折现率和利率是挂钩的,这个公式里主要三个参数变化比较大,就是(公司)近几年的增长,假设未来永续地增长,这两个都在分母上面,分子下面是折现率。折现率低一点也能接受。

 

◣ 主持人:您对传统的龙头(如有历史、已经存在20年了)和上市刚过解禁期的不同公司,是怎么评估的?

 

◣ 钟兆民:我觉得这样的(分析)教科书上比较多,我建议大家百度一下,能百度到。我们就不要纠缠公式了,它难不是难在原理,是难在应用。类似一把枪,我们没打过枪的射击就不准,如果我们天天练射击准确率就很高。所以对这个行业很了解,使用的参数就比较接近真实的情况。

 

◣ 主持人:先走进去,了解行业,了解企业。

 

◣ 钟兆民:对,边做边优化。难在应用,不是难在原理。

 



问题4:理性从哪里来?


 

提要:着急发财符合人性,但不符合科学规律。芒格说,两个字总结投资最重要的事是“理性”。我们知道这个原理后,再把巴菲特和芒格作为追求的榜样,努力做到“学习别人,做回自己”。

 

◣ 主持人:第四个问题,刚才您说一定要有耐心,时间函数对不同的投资者来说,忍耐力是不一样的,我们怎么培养自己对于时间的把握,培养忍耐力?

 

◣ 钟兆民:《红周刊》采访过芒格,芒格先生认为“投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”?是“理性”。耐心也好,着急也好,都是没有真理解规律。

 

当然投资也是考验人性的。年轻的时候就着急发财,比较爱冲动,所以芒格说他一般不愿意见40岁以下的投资人。但是我也见过年轻的,很理性的(投资者)。也有年纪大的,很冲动的(投资者)。这和人先天的性格遗传有关系。所以假如真知道一个企业的价值需要时间来打磨的。

 

哪怕现在市值大的中国公司,如阿里、腾讯都是很多年历练出来。阿里现在的董事长张勇说,公司的战略是打出来的,不是一开始创始人就设计完成的,是边做边优化的。战略是边做边优化,产品、研发、销售包括销售体系的建设也需要时间来优化的。所以当这个企业在各方面不断的优化的时候,它就越来越值钱。所以,时间可以说是是投资里面最重要的函数之一。

 

但是我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平均寿命才70多岁,所以着急发财是符合人性的,但不符合科学规律,不符合经济规律的。假如我们都能活一万年,我想谁都不着急了。

 

◣ 主持人:是,每年5个点就够了。您进入资本市场已经26年,您是在40岁以后对时间的理解变得深刻了,还是之前对时间函数已经有认识了呢?

 

◣ 钟兆民:资本市场也好,包括之前做期货,我们叫丛林原则,竞争很激烈。现在中国有1亿股民,外资也进入中国资本市场,我们也能通过沪港通、深港通买香港的股票了。短期看上去是全球竞争了,因为香港市场是全球开放的,非常非常惨烈。我个人或团队能在资本市场活下来,而且做的收益还可以,和我们的一个指导原则有关系。

 

原则是什么?就是每个人最缺的是时间,所以我们尽可能地跳过师父找“师爷”,我们当时做期货的时候找到了华尔街最优秀的投资人斯坦利·克罗(Stanley Kroll),我在平安做资产管理三年的经历,平安证券因为管一部分集团的保险公司的钱(保费),保费有规模大、时间长的特点,自然想到全世界这一块做得最好的是巴菲特,2005年我就通过买他(伯克希尔)股票,到领事馆领签证去参加(巴菲特)股东会。然后一次、两次、三次(的参加)。后来它(巴菲特股东会)网上直播了,从学习来说,就不需要亲自到奥马哈了。

 

就是说,知道原理,找到榜样,是对个人、对组织或者团队进步是很重要的。

 

◣ 主持人:巴菲特先生也算是您的导师。

 

◣ 钟兆民:肯定是我的偶像、榜样,但投资不能照搬。我们学他的时候,要结合中国的实践。我们在中国,我本人不是巴菲特,所以要“学习别人,做回自己”。

 



问题5:怎么不高估自己?


 

提要:人过了50岁,对自己的认识会慢慢接近客观。但必须承认,你不可能对所有领域都懂,因此在承认自己无知的同时,要不断学习,靠正确的逻辑、道路和团队,来成就事业。

 

 

◣ 主持人:第五个问题,就是大部分人对未来的预估和估值的判断,可能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,这其实是普遍现象,您会高估自己吗?

 

◣ 钟兆民:我估计越年轻高估得越多,人过了50岁了,对自己可能慢慢接近客观,但也有高估的时候。

 

◣ 主持人:因为对风险因素(的认识)可能和一个人的年龄有很多的关系,比如他很年轻,对于风险的关注可能偏乐观一点,年龄大一些对风险的关注可能偏谨慎一些。

 

◣ 钟兆民:我们有时候自己开车或打车,有一句话,很少有年纪大又开车开得特别猛的老司机。人经历的多了,看得事情多了。人最大的风险是什么?就是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。你刚毕业工作,觉得自己能改变世界,其实工作五年、十年后就发现,没那么容易的(改变世界)。所以我们通常希望我们招的分析师,有多年的工作经验。

 

◣ 主持人:您也常说苏格拉底的一句话,“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”。

 

◣ 钟兆民:人年轻的时候都很自我,都很自信甚至很自负,所以人到了一定年龄会对自己实事求是,自己懂的承认懂。中国的老话讲,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实事求是是最不容易的。所以承认自己的无知是最大的智慧。从我做投资到带团队,非常明确的是,你不可能所有领域都懂。第二个哪怕你有学习能力,时间又是瓶颈,所以真正做一番事业,一定要靠正确的逻辑、正确的道路的情况下,还要靠团队。

 



问题6:怎么把握恐慌情绪下的机会?


 

提要:恐慌的时候你买入,通常不会太贵;疯狂的时候你卖出,通常卖个好价钱。我们买一只股票的标准是,只要它的价格比内在价值低20%,我们就很愿意买。

 

◣ 主持人:我们再聊一下巴菲特先生说过的几句话,有一句话就是“别人恐慌你贪婪;别人贪婪你谨慎”,如何把这句话变成可操作的策略?

 

◣ 钟兆民:这句话呢,我们经常调侃,“就是涨到不能涨就卖掉,跌到不能跌就买进”,实际上是不可操作的。恐慌以后会不会更恐慌呢?疯狂以后会不会更疯狂呢?心里要有一杆称,你还是要想明白,你买的那五个或十个股票到底值多少钱。你认为这个公司值500亿市值,它涨到七八百亿了,那个钱你可以不赚,因为太高估了,太多的泡沫在里面了。你有信心它值500亿,低于500亿买你心里很踏实,比如400亿了——它可能还会跌到300亿,你不慌,你知道这个是物有所值的。

 

但总的来说,恐慌的时候你买的不会太贵,疯狂的时候你卖出了卖的价格还不错,可能是次好的价格。你不要指望抄到底,跑在顶,这个想法既不客观也不现实,成功的概率很低。

 

◣ 主持人:假如您在建仓一只股票的时候,您在设计安全垫时候,是一个多大的百分比?

 

◣ 钟兆民:问题挺好的,取决于公司风险有多大,还取决于我和我的团队对这个公司的认识有多深。比如机场、码头这些垄断型的公司,我们算出的价格值1000亿元,比内在价值低20%,我们就很愿意买。假如是竞争性很大的公司,我们研究得又不太深的时候,我们要求安全边际更大一点。英文叫“it depends”(看情况),这个行业、这个公司风险,公司的不同阶段,比如行业竞争很激烈,比如家电行业竞争很激烈,但格力、美的已经杀出来了,这个时候它(头部公司)的龙头地位被挑战的可能性很小了,虽然也是充分竞争,但行业的阶段对公司的风险很小了,这是第二个。第三个是取决于你对这个公司的认识,认识越深你越敢买。

 

 



问题7:什么是投资中唯一重要的事?


 

提要:投资长期来看,理性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唯一重要的。

 

◣ 主持人:第七个问题,也是价值投资者常讨论的“投资是反人性的”,对吗?

 

◣ 钟兆民:部分对。这也是我们团队天天去开会讨论,说投资反人性,其实人性(的组成)包括两部分,一部分是感性,一部分是理性。人本来就有感性的一面,心情不好就哭,心情好就狂欢,这是人感性的一面。但也有理性的一面,愿意讲逻辑、讲数据。所以我认为投资是反人感性的一面。假如一个公司你没研究,大盘在涨、身边的人都赚钱,你就冲进去,那是人感性的一面,就是从众心理。假如这时候,我们叫第二层思维方式思考一下,大家都在冲的时候,你和别人没有差异化,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,这样思考的时候,就把人的理性的光芒又展示出来了。

 

总的来说,投资长期来看,理性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唯一重要的。

 

 



问题8:做好资产管理类似于做“好医生”


 

提要:我把资产管理人比喻成医生看病,要把病看好,同时最好兼顾病人的感受。我们追求绝对回报,同时也得兼顾投资人的感受,减少一些波动。

 

◣ 主持人:第八个问题涉及到您的本职工作,您是做资产管理的,投资与资产管理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?

 

◣ 钟兆民:投资,比如保险公司的钱(特点是)又长又多,实际上更偏投资的范畴。资产管理面对很多的客人(投资人),银行给我们介绍的客户,证券公司给我们介绍的客户,这些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大众化的,就是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弱。要服务好这一部分客户,实际上要尽可能减少波动、减少回撤的前提下,提高收益率。假如投资愿意忍受大一点的波动,追求长期的绝对回报,(这和资产管理)是不同的。

 

我把资产管理人比喻成医生看病,要把病看好,同时最好兼顾病人的感受。当然医生看病是核心问题,比如我们资产管理人要赚钱,这是追求绝对回报,这是应该的,但是在追求绝对回报的情况下,兼顾投资人的感受,减少一些波动,这样资产管理人会做出一个好产品来,能服务到更多的大众。

 

◣ 主持人:但市场还是会波动的,您的回撤管理是怎么做呢?

 

◣ 钟兆民:有一系列的方法,我们在不断完善回撤管理的方法,比如买弱周期的股票。股价除了受大势影响,企业的经营也会影响股价。(因此,第一)它本身经营比较稳定,就减少股价大起大落的因素。第二个我们买一个组合里边,行业相关比较弱的股票,比如银行和保险、银行和证券都属于大的金融类的。我们可能说(持仓)消费品好公司占一定比例,制造业、科技型公司占一定比例,服务行业、互联网行业占一定比例,这些都是弱相关的,这样会对冲掉一些波动。

 

◣ 主持人:这其实还涉及到一个投资组合的问题。

 

◣ 钟兆民:投资组合的构建(靠)科学,甚至是加艺术了。经验起作用,就是构建组合的经验起作用了。

 

◣ 主持人:明白。您看您刚才说,第一,要保证一个合理的收益;第二,要保证投资组合的平滑性。这个,其实很难。

 

◣ 钟兆民:是的,这才是一个专业的人或者专业的机构价值存在嘛。一个医生既把病看好了,又能让病人的感受很好,那一定是个好医生。但前提一定是把病看好。

 

◣ 主持人:您的投资人里有几个医生。

 

◣ 钟兆民:真有医生,是做科主任的。虽然“学科”不一样,可我们有很多共同的地方。比如,要找到病的原因,要对症下药,同时也要和病人沟通,关心病人感受,真是比较类似的。我们有好几个医生投资人,而且都是教授医生、主任医生。

 



问题9:投资的时代属性是什么?


 

提要: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天时地利人和来分析,不能照搬西方的方法理论。我们的研究员包括我自己这几年除了经常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,还要深入到农村和城镇,去感受和体会,从而捕捉经济规律和投资机会。

 

◣ 主持人:第九个问题,您觉得在中国做投资、做资产管理最最重要的是什么?

 

◣ 钟兆民:在中国做投资,假如是从基本面做投资,是从学习西方的一些基本原理,借鉴原理,一定要结合本土(情况)来实践。比如中国改革开放40年了,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,一些制造业已经转移到东南亚了,但是人均收入、人均GDP已经不低了,消费在升级,就是这些国情(变化)。还有中国十几亿人口分布在辽远广阔的国土上,长三角、珠三角、环渤海经济圈等核心区域是比较发达的,不是均匀分布的,这和美国东西海岸都比较发达是不一样的。

 

要结合中国历史和改革开放40年处于什么阶段,从时间维度、地理维度(综合分析)。经济发达地区比较容易出优秀的上市公司,再加上人口结构,曾经有过计划生育,现在计划生育放开了,这对消费、经济结构和经济的动力有很大的影响的。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天时地利人和几个因素来分析,不然,照搬西方的方法、理论很容易犯“教条主义错误”或“本本主义错误”。

 

◣ 主持人:你比如像美国,美国是消费驱动型社会,中国现在处于转型过程当中。

 

◣ 钟兆民:有个经典案例是这样的,早年我们在广州有广交会,现在办得非常成功,上海已经办了两届了,就是上海进口博览会,这代表了整个经济在转型。尤其是从第一届进口博览会,代表中国更加开放,中国的消费力在提升,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消费市场。

 

◣ 主持人:从我们国家整体的经济结构上说,比如东南沿海一带是发达的经济区域,包括长三角和京津地区;再往腹地走,一些核心城市崛起,比如成都、西安;再往腹地走可能就是一些相对落后一些地区了,国家在扶贫的一些地区。这种不同的经济结构,可能酝酿出了不同的企业结构、产业结构。也就是说,我们投资的多样性比美国更多元一些。

 

◣ 钟兆民:没错,我们比美国更多样。比如互联网里面,有拼多多这样的覆盖三四线城市,不排除未来有可能成为很优秀的公司。现在不少公司,包括香港有家上市公司专门做三四线城市4S店的,采取一城一店策略,做得很精细,企业家做得非常用心,寻找汽车销售的经营管理规律,表现非常好的。所以中国经济地域大、人口多,有很多结构性机会。

 

◣ 主持人:这种结构性机会,您在关注,很多投资人也在关注。但是这种契机的攫取,不是一下子就能发现或者说看得到的,也有很多可能在起步当中。

 

◣ 钟兆民:所以我们这几年除了跑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,我们的研究员包括我自己都喜欢深入到农村,深入到城镇,深入到县城去走访和了解。就是中国的市场很纵深,你要去感受,要去体会,要和他们有对话、有共鸣,你就会捕捉到经济规律,捕捉到投资机会。

 

◣ 主持人:其实是感受民间的生活。他们需要什么,别人在相应地提供什么。

 

◣ 钟兆民:对。

 



问题10:长期把握三大机会


 

提要:我们的国情给我们丰富的投资机会,我总结为三大机会:一是结构性机会,如“吃穿住”领域。二是享受工程师红利的制造业。三是国家鼓励创新和自主可控,科技型有研发成果的公司,将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。

 

◣ 主持人:第十个问题,涉及到GDP,您怎么看GDP增速放缓对市场的影响?

 

◣ 钟兆民:我们回顾改革开放这几十年,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,经济总量小的时候,增长速度快。现在经济总量已经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,增长速度慢是常态,甚至不排除再过几年GDP速度会更低。所以我觉得投资人天天关心宏观问题,对投资有帮助但有时候很危险。所以我们公司内部学习时强调,你观察总体的结论和观察局部得出来的结论是不一样的。我们对宏观也会关心,但我们不认为我们是经济学家,我们分析行业、分析产业、分析公司,所以我们总体来说,GDP基数大了,(增长)速度变慢了,我们怎么做投资?我们大概有三点思考。

 

第一个就是结构性机会,比如说中国那么多人,十几亿人,每天都要穿衣服吧,女生每天都穿的不一样吧。中国还没有出现一家很大的服装类上市公司。中国那么多人,每天都要吃饭,一天三顿,你能做出差异化的餐饮。

 

吃的、穿的,都是和日常生活相关的,所以第一个机会就是差异化机会。就是你能比别人做得又好又便宜,那么市场肯定是你的,客户肯定是你的。海外有Zara这样的服装品牌,我们还没有出现面向大众的、平价的好的服装品牌。

 

第二个,中国是制造业大国,简单的来料加工很难赚钱了,现在中国对企业环保要求也高,员工五险一金也要买,工资也上去了,所以很多简单的制造业转移到了东南亚,但是有些有研发能力的,不是简单享受人口红利的,我称作享受工程师红利的企业还是很有未来的。工程师红利的制造业,中国还是有机会的。

 

第三个,中国现在强调自主可控,国家层面在鼓励,企业也重视研发,就是科技型的有研发成果的公司,始终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。比如医药,你研发出一类新药,就是你有别人没有,或者说别人暂时没有嘛,这个产品在这段时间也算是垄断经营。所以科技创新是永恒的主题。

 

回过头来总结一下,虽然中国GDP增速变慢了,我仍然看到三个大机会,就是结构性的吃穿住能比别人做得好,你就拥有客户、拥有消费者;制造业这一块,你能利用好工程师红利,还是有市场的。第三个就是国家在鼓励,企业也应该去做,投入研发新产品、新服务,这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。

 

◣ 主持人:在这三个大方向下,比如当前我们正在做5G,5G基础设施的完善,有些基站、小基站这些领域涉及很多小型科技公司,你会在5G当中去寻找机会吗?

 

◣ 钟兆民:我们会找但会谨慎,因为5G是基础设施。过去有3G、4G,基础设施投的时候,投资商、营运商、设备商都有一波波的机会,但你要持续的有竞争力,那就要靠企业的研发了。

 

◣ 主持人:您说的前端设备迭代比较快,那我们是不是要到后端去找应用?比如4G时代的阿里、腾讯?

 

◣ 钟兆民:当然,5G是信息社会的一次革命。我有幸前两天在上海见到任正非先生,这种企业(华为)不光是一个产品、一个技术,它已经形成了长期的研发管理能力,它才会长久。

 

◣ 主持人:毕竟任正非和华为这种领导人和公司是稀少的。

 

◣ 钟兆民:投资你不需要多嘛。你优中选优,极品当中找极品。

 

◣ 主持人:A股市场上没有华为,你会买谁呢?

 

◣ 钟兆民:我们假如不要在通信行业找,比如我们在5G行业和华为配套的供应商找找有没有投资机会?这样去思考。因为它是龙头,那和它配套的——我们叫第一供应商,有时会带来好的商机。

 

◣ 主持人:大消费领域还涵盖医药,恒瑞医药涨得也很好,这个公司主打的是广谱抗癌药PD-1,您对这个公司是怎么看的?

 

◣ 钟兆民:我们公司研究医药的(研究员)挺多的。对某一个产品来说,我们的医药研究员可能比我还熟。但对整个公司的治理,整个公司的研发管线、研发管理,我比研究员关注得比较多。

 

◣ 主持人:您对港股的百济神州等医药公司看吗?

 

◣ 钟兆民:都在看。这些我们称它为“生而创新”的公司。它刚开始产品线不公布,当然它有资本的支持。像恒瑞这样的由利润支撑研发,以上企业可能收入很少,甚至只有研发而没有利润。什么叫“生而创新”的公司?就是先估算它已有的产品。医药好的地方是产品出来要报给药监局,一期二期三期临床一步步走下来,是有数据能查的。后面的管线是要申报的,网站上都能查到。所以你要去估算。最后最后,投资从长期来看,核心的东西还是好的赛道和好的管理层。好的管理层吸引精英加入,所以投资有时候为什么我们说,亿万富翁不一定自己算账,但一定有人帮他算账,真正的超级大投资家,定性的要求要远远高过定量的要求。大方向看准了,人看准了,可能就赚大钱。

 

◣ 主持人:也就是在这种新兴的一些公司领域,你们是做一个组合投资。

 

◣ 钟兆民:取决于确定性,理论上讲确定性非常高,如果不考虑别的因素的话,一个股票就够。这是极端情况。像芒格先生,包括我曾经说过,对一个家族来说,假如钱是自己的,三五只股票就够。数量多少是形式,你有没有把握是关键。很多企业家既是创始人,又是大股东,他整个家族的身家可能都在一个公司里面。所以数量多少是形式,极端情况因为不能买半个公司、半只股票,那一个就够。

 

当你没有把握或者有更好的,但是从风险管理来说,在不降低选择公司质量的情况下,能多一点数量是好的。多是很容易的,少才难。克制住自己优中选优,是很难的。所以我们公司名字叫马拉松,想用长跑的心态追求极品。

 

◣ 主持人:您早几年说过一句话,一个老婆、两个孩子、三只股票,就可以过上美满人生。

 

◣ 钟兆民:对于一个家族来说,三五只股票确实就够了。“三”一般是指多的意思,不要机械地就是三个。

 



最后一问:投资的术与道


 

提要:我觉得投资是“术和道”的结合。我们算估值、做基本面研究,算得比较清楚是能赚些有把握的钱。但赚真正的超级大钱,我觉得是要看大方向,看赛道,看企业,不要天天计较涨跌,才能赚到超级大钱。

 

◣ 主持人:还有一个问题,您对当前的科创板,怎么观察这个板,怎么去找到一些好的标的?

 

◣ 钟兆民:以前问创业板怎么样?中小板怎么样?在我们的投资概念中就没有板的概念。回到具体公司的性价比,这个公司好不好,管理层好不好,产品好不好,竞争格局好不好,价格好不好,就跟清单一样,一个个打勾,赛道好、管理层好、价格也好,自然就投资了。不是科创板投不投,创业板投不投,不是那么简单的。

 

◣ 主持人:您是做整体公司的排名。

 

◣ 钟兆民:是的,整体公司排名,优中选优,不是炒一个概念。

 

◣ 主持人:无论是在港股市场,还是A股市场,无论是A股的主板市场,还是中小创。

 

◣ 钟兆民:当然也要兼顾一下,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因为开放度不一样,国际上的资金成本和中国的资金成本不一样,这些也要兼顾市场环境。

 

但关键还是要选对公司,所以我们还有一句话是我们自己团队“原创”的话,就是投资人整体期盼牛市,内心深处是有一点不劳而获的想法。长期来看,你还是要花时间看研报,花时间去调研,花时间去找牛股,不要期盼牛市要找牛股。牛股能给你带来十倍二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报。期盼牛市,指数涨了200点,你就不知道拿还是不拿了,其实在赚不了大钱的。

 

◣ 主持人:期盼牛市就是想多赚钱。

 

◣ 钟兆民:大牛市来,我们当然欢迎,可以帮投资人多赚点钱。投资不能天天期盼大牛市,投资要通过逻辑和勤奋来获得回报,而不能天天指望运气或者大水漫灌来赚钱。那是不可能持续的。我们特别强调逻辑,知道投资的原理,然后每天很努力去工作,通过逻辑和勤奋提升对投资人的回报。

 

◣ 主持人:您上次推荐的《股市真规则》和《长线》,我都看了。《长线》偏重于管理,对我们有一点点用处,《股市真规则》是个方法论,确实是不错。您还有其他的书推荐给大家吗?

 

◣ 钟兆民:我觉得从“术”上讲,投资涉及到具体的技术,到一定程度追求“术和道”的关系。投资要投资于未来,实际上对未来我们不能说预测准确,但要分析甚至要穿透。

 

从术的角度,中文叫《股市真规则》,英文叫《The Five Rules For Successful Stock Investing》,我始终认为这本书值得反复读的,有理论高度又可操作的一本书,甚至我认为这本书是可能会改变很多投资人的财富和命运的一本书。

 

假如上到高度的话,我觉得《穷查理宝典》这本书,我也很荣幸,这本书第一部的英文版是我从美国带回中国,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也做了一些协助的工作。当时是作为芒格先生90岁生日礼物,我们把中文版《穷查理宝典》献给芒格先生的。这本书就属于道的层面了,芒格说过一句话,投资是整个人生大智慧的一部分,你人生里边对什么都好奇,什么都能想通,投资就会是顺其自然的。投资有术的层面,有道的层面,道的层面需要去悟、去修炼。所以我觉得算账,算估值,做基本面研究,你算得比较清楚是能赚些有把握的钱。真正的赚超级大钱,我觉得是要看大方向、看赛道、看企业,不要天天计较涨跌才能赚到超级大钱。

 

我也希望观看视频的投资人,先精于术,后在道上有修炼。希望大家有好的回报。

 

◣ 主持人:您的采访就到此结束,谢谢钟总。

 

◣ 钟兆民: 谢谢《红周刊》。

 

附钟兆民简介:


东方马拉松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,中国本土价值投资领域较早的探索者之一。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,南京大学-约翰斯·霍普金斯大学中美研究中心研习,文理双修;拥有多年实业生产销售和研发等全面管理经验;1993年步入资本市场,任中国保利期货(佛山)有限公司副总经理,因缘际会师从国际期货大师斯坦利·克罗(Stanley Kroll),并将克罗先生的思想引入中国;1996年任君安证券营业部总经理,带领业务团队创造出全国第一名的业绩;1998年任光大证券南方总部资管部、平安证券资管部总经理,开创国内规范化资管业务的先河;2005年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以来,带领团队连续六次赴奥马哈朝圣,坚持将理论与本土实践相结合。


(注:本视频采访是在2019年12月19日完成,故未对疫情等因素进行涉及展开。)